辽河油田经济评价中心数据显示,有效期内,注水专项治理投入产出比将达1∶1.48。
目前,国内INA产量基本为零,全部依赖进口,2011年进口量为31.86万吨,主要来自德国和新加坡。中国石化与巴斯夫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总经理余夕志与巴斯夫亚太区总裁侯宇哲作为双方代表出席签字仪式。作为中国最大的石化合资企业之一,该生产基地为迅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产生了广泛的高品质化学品。INA是生产新一代增塑剂的原料,主要用于生产PVC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该项目建设条件优势明显,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受油价上涨影响,从7月底开始,国内液化气出厂价开始了高歌猛进的疯涨过程,在不到半个月内涨幅超过6.3%.卓创资讯价格指数监测,截至8月16日,全国液化气价格指数为1243.4.3个月以来,全国液化气价格指数已经上涨了137.36,涨幅为12.41%.液化气出厂价上涨使得终端零售价格水涨船高,按照部分城市的气价联动政策,8月份民用瓶装液化气销售基准价为6.98元/公斤,上浮幅度为3%,下浮不限。
截至上周末,三地变化率已达3.10%的高位,8月21、22日将突破4%,国际原油价格达到今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价位,9月初国内成品油价上调的可能性较大。卓创资讯分析师高鑫认为,大环境下,国际油价持续暴跌是小概率事件,而近期三地变化率仍会延续涨势,不出意外,在9月初成品油价格将再次上调,中长期来看,液化气市场价格会再上一新台阶。另一座合资油田预计日产20万桶原油。
阿方一直没有放弃主权要求。卡雷尼奥说,之所以愿意在阿根廷境内投资,是因为双方先前合资委内瑞拉境内的项目。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总裁拉斐尔拉米雷斯卡雷尼奥告诉阿根廷《第十二页报》记者,他1日与阿根廷YPF石油公司总裁米格尔加卢西奥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商谈,涉及勘探马岛近海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两国在委内瑞拉奥里诺科的一座合资油田日产13万桶原油,今后可望增加至16万桶。
英国近年寻求开放马岛附近海域油气勘探,一定程度上加剧双方围绕马岛的争议。1982年,阿根廷和英国为争夺马岛主权爆发战争,英国获胜。
委内瑞拉石油公司5日证实,正与阿根廷YPF石油公司商讨联合勘探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周边石油天然气资源1982年,阿根廷和英国为争夺马岛主权爆发战争,英国获胜。卡雷尼奥说,之所以愿意在阿根廷境内投资,是因为双方先前合资委内瑞拉境内的项目。委内瑞拉石油公司5日证实,正与阿根廷YPF石油公司商讨联合勘探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周边石油天然气资源。
另一座合资油田预计日产20万桶原油。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总裁拉斐尔拉米雷斯卡雷尼奥告诉阿根廷《第十二页报》记者,他1日与阿根廷YPF石油公司总裁米格尔加卢西奥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商谈,涉及勘探马岛近海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马岛位于南美洲东南角。阿方一直没有放弃主权要求。
英国近年寻求开放马岛附近海域油气勘探,一定程度上加剧双方围绕马岛的争议。两国在委内瑞拉奥里诺科的一座合资油田日产13万桶原油,今后可望增加至16万桶
以上种种迹象不难看出,中海油已通过合作形式,将中联煤公司这个国内老牌的煤层气企业收入囊中。其次双方合作区块中,中海油占据最高达70%权益。
合作协议规定,在合作期限的30年中,中海油拥有合作区块的最终决策权与70%的权益,而此前中海油与外资的产品分成模式,多为中海油占据51%权益。按照协议,30年的协议期分为勘探期、开发期和生产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机构分析师对中国网记者表示,在非常规能源领域,中石油拥有自己的煤层气公司,中石化注重页岩气开发,而留给中海油的陆上非常规资源唯有煤层气这一块,中联煤公司显然是中海油的最佳选择。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海油经历高层换帅等人事变动,曾主导中海油入股中联煤公司的傅成玉调任中石化,原中石油副总经理王宜林空降中海油担任董事长。随后原任职于中海油的武卫锋进入中联煤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其中中海油与中联煤公司在开发期间的成本承担比例分别为70%和30%。
上述分析师对中国网记者表示,之所以中海油能占70%权益,很大程度在于中联煤公司一直处于资金饥渴状态,而中海油得到七成权益也能顺利的拿钱付账。当天晚间中海油在港交所发布公告。
曲线收购中联煤公司2010年12月29日,中海油与中联煤公司大股东中煤能源集团(以下简称中煤能源)签署《中联煤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协议》,按照协议中海油以12亿人民币的代价获得中联煤公司50%的股权,与中煤能源各占一半股权。目前中联煤公司的董事长为中煤能源原副总经理纪四平,中海油系的武卫锋担任总经理。
据中联煤公司网站公布的数据,该公司煤层气区块总面积为20151平方公里,而此次合作的10866平方公里面积占据了中联煤公司拥有区块面积一半以上,况且中联煤公司仍有另外一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外合资运营区块。2012年8月3日,入股一年多的中海油拿出真金白银助推煤层气业务。
中联煤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由两大股东派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公司法定代表人定期轮换。在生产期,收益的80%将首先偿还中海油的100亿投资成本与中联煤公司在各合作区块过去和未来投入的成本,剩下的20%收益和归还成本结余的收益将按照70%和30%的比例分配给中海油和中联煤公司。再之中海油掌控决策权,双方成立的合作管理委员会中,中海油拥有最终决策权。由此,中联煤公司开始进入中海油时代。
除此之外,中海油在与中联煤公司的合作中还拥有实质性控制地位。刚刚拟用接近1000亿人民币收购加拿大油企尼克森的中海油又有大手笔,8月3日中海油发布公告称,中海油全资子公司中海油中国(以下简称中海油)与中联煤层气(以下简称中联煤公司)公司签订了一份长达30年的协议,计划在五年勘探期内投资99.333亿元在山西、陕西、河南、安徽等九省合同区内勘探开发煤层气。
此次双方合作的区块全部为中联煤公司自有区块,总面积达10866平方公里,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宁夏、江西、山东、湖北、云南、安徽等九省,其中山西的合同区域面积最大达到4813平方公里,不过中海油并未公布具体合作区块位置。虽然中联煤公司一直受制资金瓶颈,但中煤能源一直并未放松对这家合资公司的控制。
中联煤公司成立于1996年,由当时的煤炭工业部、地质矿产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单位集资1亿元发起成立,经过几轮变迁,至2006年,中煤集团和中石油各持50%股权。一位长期跟踪煤层气产业的分析师对中国网记者表示,中联煤公司运作较为成熟的区块不会纳入到合作范围,但肯定会有部分中联煤公司已进行先导示范的项目进入到双方合作范围。
按照协议,中海油计划将分为勘探期、开发期及生产期三个阶段;其中再将为期5年勘探期再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前3年及随后2年,前3年开支将为97.133亿元,及余下2年的2.2亿元,即合共99.333亿元。他认为,这导致的问题是中联煤公司此前的成绩会被中海油拿走,因为最后的作业者是中海油。2009年中石油退出直到2011年中海油接棒。不难发现,中海油与中联煤公司合作区块面积几乎涵盖了中联煤公司自有运营区块面积。
目前中联煤公司在山西沁水盆地拥有运营较为成熟的煤层气示范项目,每年仍有一部分煤层气并入西气东输管网。不过中联煤公司除中海油外,还有中煤能源这个老股东。
中海油这笔投资尤其引人注意,首先双方合作区块全部是中联煤公司原有区块,且占据中联煤公司原有区块面积的一半以上。不容否认,中海油此次百亿投资可以解决中联煤公司一直存在的资金瓶颈。
公告称,公司旗下全资附属中海石油中国在当日与中联煤气层订立为期30年的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合同区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煤层气及煤层气产品,其中中海石油中国预期将投入99.333亿元人民币。在外界看来,这一年间中联煤公司并未有过多变化。